在FT中文网上看到一篇 不错,帖出来共享。
美国的义务教育一到大学就嘎然而止。因此大学教育,不论私立公立,都有些类似奢侈品 —— 是个烧钱的所在。如果不看统计数字只凭直觉,似乎这个奢侈品在美国人人共享。其实美国只有大约27%的人拥有学士学位。不过因为高低不同的大学实在数不胜数,所以想要上大学,智力上的挑战对正常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总而言之,美国的大学教育非常具有零售店的囊括精神:进来的都是客。
好些人都是几张录取通知书攥在手心,然后掂量掂量荷包的实力来选择学校。这个时候,中产阶级的父母已经指望不上太多。绝大多数人上大学都要自己买单,或者至少部分买单,并且支付自己的生活费。一般的州立大学学费在一万美金左右一年,本州人大约减半。如果在快餐店赚6.55美金最低时薪,学费折算一下将是一笔很可观的工时。因此对他们而言,大学生活可以很浪漫很浪漫,但是绝对不休闲。一天要分成三截:上半截上课考试,下半截兼职工作,还有一截深夜开派对。
繁忙的学习与工作催熟着这些大学生小青年。他们待人接物开始变得更加礼貌得体,有头有脸。18岁是一个非常令人扬眉吐气的年龄。小青年们正式从父母手中接管自己。即使父母此时不忍心把他们扫地出门,他们也会迫不及待地卷起铺盖租个自己的小窝。18岁的大学生一般会有一辆车,一本驾照,一张选票,一个兼职工作,一个银行账号,一些助学贷款,一个独立住所,一个男朋友或女朋友。他们感觉自己已经熟透,再等三年就可以合法喝酒了。
大学生活是“属于自己的生活”真正的开始。有自由打理自己的一切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从此要为自己的行为与选择负责。好在这个责任并不是对他人或家庭的责任,而是对自己的责任。因此来自外界的压力很小。并且美国社会极强的兼容性,让大学生在就职上也没有太大的压力。只要自己觉得有意义,大学毕业了,开个小店可称为有想法,做家庭主妇很雍容,背起行囊去流浪也无所谓。
其实从申请大学开始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没有像中国高考这样骤然而至的高压。临时抱佛脚的努力很少能奏效。类似于中国高考的SAT成绩只是大学录取的一个因素。平时的功课表现,老师的推荐,以及自荐书都很关键。等到申请时刻,心中已经非常有底,大致会知道自己能去读什么大学。没有经过高压的煎熬,美国的大学生大都表现出来不识愁滋味的轻松。对于他们,大学不是一个用来担心未来的地方,而是一个享受当下的开始。每张脸在青青校园下都显得阳光灿烂,似乎能听到他们心里面吹着口哨来上课。
大学教育虽然是个奢侈品,所费不菲,但是也是一件体面人要穿的衣服。不过既然这件衣服要自己花钱买,自己就是主人。如果衣服不合身,可以换一件,可以修修补补,也可以扔掉。美国大学生转学,转专业,或者退学手续都非常简便易行。所以大学这个“零售店”的售后服务堪称一级棒,换货退货都不需要理由。很多人进入大学因为五花八门的原因不能坚持到毕业,无法拿到学位:比如要结婚生孩子成为全职太太,比如对校园生活实在不来电,又比如自己做的小生意突然风生水起 ——像比尔·盖茨这样。我带的班级里面,有过几个中年学生。这样的学生很多是多年前学分没有修够,现在来回炉拿学位。也有些是无聊了或者失业了来充电。不论学生抱着什么目的坐在教室里,大学一律有教无类。
学生是顾客,顾客是上帝。
大学教授,无论如何大牌,即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也难逃期末被学生打分写评语的下场。学生对他们所受的教育内容,教授的服务态度,教室的舒适度等等都会作全方位的评定。学生的评语非常能体现他们在大学里的爱恨情仇。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看这些常常看得如痴如醉,就像看武侠小说。这些评定的威力有时候可以将一个研究天才型的助理教授扼杀在他职业的摇篮里。研究型的大学,表面上似乎不在乎本科生教育,其实骨子里都很在意他们顾客的感受。
大学里的课程也很体现这种零售店与顾客的关系。进入大学通常要修一些语文数学公共课。这些公共课都细分为不同的程度,由不同的教授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与兴趣来挑挑拣拣。通不过可以重修。二年级的时候,一般学生都可以确定自己想读什么专业。一旦选好一个专业与这个专业所有的学生就是天下一家亲,没有像中国高校这样固定的班级。大集体被分化成小团体,小团体又被个人化。美国的大学生活的确有点像零售店为你量身定做的一件衣服。
(本文作者吴绢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设计∙房屋∙ 服装系终身制助理教授及博导。近作为Chinese Fashion from Mao to Now 《中国时尚1978至今》)
Leave a Reply